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牛建国:有保有压 淘汰落后 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更新日期: 2005年05月25日 【字体: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牛建国副局长在5月21日召开的2005年全国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座谈会上,对我国一季度煤电油运情况和建材工业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介绍,强调未来工作重点依旧是要贯彻落实国家对水泥工业“有保有压、淘汰落后”的宏观调控政策,并要鼓励一批优势企业走出去,做大做强。 
   
一、煤电油运情况 

    一季度我国煤、电、油、运基本保持了良好的运行态势,总体经济效益有所提高。煤电油运情况供求紧张的情况略有缓解,但地区性、时段性紧张的状况依旧存在。 

    煤炭方面,产量增速减缓,库存下降到230万吨。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加之矿区安全生产的严格要求,煤炭很有可能成为影响今年我国经济运行的第一因素。 

    电力方面,虽然电力增发,但预计今夏电力形势依旧严峻,全国电力缺口将达到2500万千瓦时,其中华东缺口达到1200万千瓦时。 

    运力方面,铁路因今年无新增修建,部分铁路还要进行提速调整,因此运量变化不大,主要还是保证煤炭等工业产品的运输。公路治超会继续保持成果,有关部门决心要将超载率从目前的10%降低到6%,因此公路运费水平不会低于去年。 

二、国务院关注宏观调控 

    1、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问题 

    今年一季度,在资源制约加大的情况下,我国建材产品的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在一些建材产品上,我国由原来的净进口国变成了净出口国。根据对这些行业电力消耗情况的统计,去年“三高”行业出口产品所消耗的电力接近于去年我国的电力缺口量。因此,国家陆续采取下调或取消部分产品出口退税、停止加工贸易、提高出口暂定关税等措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过快增长。今年一季度,我国水泥出口260万吨,相比去年有较快增长。但这是历经数年下降后的恢复性增长,占总生产量很小的一部分。因此,水泥行业继续享受13%的出口退税政策。虽然政策未变,但国家对高耗能产业出口问题的关注应引起水泥企业的充分注意。水泥企业应加强自身管理,保证产品质量,共同维持有序的市场环境。 

    2、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对水泥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今年一季度水泥产量26,603万吨,产销率为96.56%,销售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4.4%。今年国家打压地产泡沫、控制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决心坚决,由此会对水泥行业产生巨大影响不容置疑。4月以后政策作用效果会逐步显现,水泥制品行情的变化将最先反映出对水泥行业的影响。 

三、今年水泥行业的工作重点 

    1、继续贯彻落实国家“有保有压,淘汰落后”的宏观调控措施,  

    巩固去年对水泥调控的成果,避免数量的盲目扩张,防止投资反弹。《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即将出台,将继续贯彻实施“有保有压,淘汰落后”的政策措施。对于三大地区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进行重点扶植;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推广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2、支持优势企业做大做强 

    华东地区目前水泥供求矛盾突出,然而长期看来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和优势骨干企业的发展。大企业要抓住机遇,但要防止不顾一切乱上项目。新型干法生产线要结合资源、能源和市场状况,进行合理布局。国家鼓励一些大型企业走出去进行投资。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