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革命老区 江西水泥重放光芒

----- 江西省水泥工业新竞争格局凸现

更新日期: 2008年02月01日 作者: 刘作毅|沈利利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2007年,江西水泥市场兼并重组初现端倪,大企业集团成长迅速:江西万年青“比武招亲”,花落中国建材,携手布局江西市场,“落选驸马”海螺自力更生,加快建设,台资亚东水泥运筹帷幄,稳步发展,浙江民企风头减弱……革命老区,重放光芒,水泥工业新竞争格局凸现。

    江西水泥基本情况

    江西省地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的腹地。“十五”之前,江西省经济发展缓慢,与周边省份形成巨大落差,在华东属于经济落后地区。经济上的落后,使水泥工业水平不高,工艺装备较落后,结构性矛盾突出,形成“四大四低”,即“立窑水泥比例大、小企业数量大、能源消耗大、粉尘污染大”和“劳动生产率低、集约化程度低、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低”的局面。

 

    进入“十五”,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伴随整个华东地区水泥产能的扩增,江西对宏观战略进行整体调整,并利用其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水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涨,从而带动了水泥投资高峰,大大高于全国和华东水泥投资平均水平。2002年江西固定资产投资为889亿元,增速为40.71%,位居全国第一;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为1,303亿元,同比增长46.59%,为江西“十五”期间最高。同时,2002年、2003年水泥投资增速分别达到了285%和180%。但是,江西水泥工业结构不合理等现象仍然存在,至2003年底,新干法水泥比重仅为27.82%。

    2003年末,与国家对水泥等部分行业投资过热进行宏观调控步调一致,江西放缓水泥投资发展脚步,专门出台了《江西省水泥工业调整改造加快发展指导意见》,制定了禁止新建和扩建各种立窑生产线、支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等一系列措施,着力优化水泥工业结构。从结构调整入手,逐步淘汰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的小机立窑,水泥发展进入了结构调整期。但是由于受市场供求关系和能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水泥工业的总体经济效益水平大幅下滑,水泥产品价格处于低位运行。

    经过3年的宏观结构调整,2006年江西经济发展开始加速,固定资产投资和水泥投资的拉动,进一步调整与优化升级江西水泥结构,新型干法水泥比重为60.52%,立窑水泥生产能力占江西省水泥工业主导地位的历史宣告结束,水泥工业结构发生了质的改变,江西水泥工业进入再发展期。

    2007年江西水泥行业延续了2006年以来的快速增长势头,固定资产投资开始回温,水泥投资摆脱了连续两年的负增长,水泥产销量快速增长,水泥价格也出现明显的反弹趋势,行业整体利润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截至今年11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9.60%,水泥产量达到了4,428.99万吨,同比增长19.68%;水泥销售收入125.76亿元,同比增长39.49%;利润总额9.25亿元,同比增长145.74%;水泥销售利润率7.35%,高出全国1.45个百分点;产品积压率2.5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革命老区江西水泥重放光芒。

    根据江西省“十一五”规划,预计至2010年,水泥产能将达6,000万吨,新型干法产能达80%以上。

    江西水泥市场与产区分布

     江西水泥的崛起,半封闭的市场是一个重要因素。江西地形复杂,两点间直线距离短,实际运输路径长,省内水泥企业多分布在省份边界附近,易于向省外输送。因此外省份水泥产品大多不进入江西市场,而江西市场水泥产品部分外销,形成了水泥输出多输入少的半封闭的市场,有效地保护了区域市场。江西的水泥流入流出渠道较多,浙江衢州、安徽海螺和湖北华新从东部和北部进入江西;江西北部流向湖北和安徽皖南;西部流向湖南;东部和南部流向浙江和福建;南部流向广东;这完全取决于市场的价格和运输成本。

    同时,江西经济走势向好带动了省内水泥需求量强劲,市场启动。南昌是江西最大的水泥市场,年消费量在1,000万吨左右;赣州是江西最大的地区,水泥消费量仅次于南昌,500万吨左右,同时产量排在地区的前三;九江、上饶的水泥消费量也在400~500万吨左右,构成北部水泥市场,同时九江和上饶是江西最大的水泥产区。萍乡、宜春和吉安也是水泥重要产区,除满足本地供应外,流向湖南部分。但目前江西水泥人均消费量仍然大大低于全国其他省市。根据江西省经济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水泥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将超过10%,需求增量为2,500万吨以上。另外,至2010年立窑等落后产能淘汰约900万吨。也就是说,未来市场空间相当大,这将给江西水泥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遇。

    江西省的石灰石资源比较丰富,据有关资料统计,江西现有探明石灰石储量16.2亿吨石灰石,除南昌、抚州、鹰潭等地相对贫乏外,全省其他市区资源储量丰富。石灰岩矿床主要分布于四个区域:北部九江瑞昌;东部上饶玉山—万年;西部宜春上高和新余分宜;南部于都—瑞金—信丰。

    根据市场区、资源区的分布,江西省建筑材料工业协会在《江西省建材行业“十一五”结构调整与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一五”期间,争取建成一批日产熟料2000吨级至5000吨级的新型干法生产线,新增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能力1,500~2,000万吨,在压减立窑生产能力的基础上,使全省水泥生产能力达到6,000万吨。并在全省形成四大水泥生产基地:

    赣北水泥生产基地:以江西亚东水泥公司、兰丰水泥集团等企业为核心,建设包括瑞昌、彭泽、九江县等地的,总产能1,500万吨;

    赣东北水泥生产基地:以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玉山水泥厂等企业为核心,建设包括景德镇、鹰潭市的,总产能2,000万吨;

    赣南水泥生产基地:以江西万年青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瑞金水泥厂、国兴水泥集团、赣兴水泥集团为核心,总产能1,000万吨;

    赣中水泥生产基地:以玉华水泥集团、江西齐峰水泥有限公司为核心,总产能600万吨。

    兼并重组初现端倪 新竞争格局凸现

    2007年江西水泥市场上最大的亮点就是江西本土水泥企业万年青与央企中国建材的联姻。江西水泥工业的兼并重组开始拉开帷幕,新竞争格局凸现:万年青、海螺、亚东并驾齐驱——万年青携手中国建材全面布局江西市场,海螺自力更生,加快建设,台资亚东水泥静观其变,运筹帷幄,稳步发展——而浙江民营企业兰丰、虎山、科华、红狮等发展势头减弱,他们的走向值得关注。

    江西万年青

    万年青是江西省本土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1986年,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制造和安装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在江西万年青水泥公司建成。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水泥生产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是中国水泥技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江西省在很早以前就制定了“一个龙头”(万年青水泥)和“三路大军”(以海螺水泥为代表的一路大军,以浙、闽、粤等外商民营水泥企业为代表的一路大军,以本省民营水泥企业为代表的一路大军)的发展战略。但由于机制问题以及经历前两年的“大洗礼”,万年青水泥存在业绩疲软和资金障碍等问题,曾一度受困,没有形成区域性老大的地位,江西水泥市场一直由亚东、海螺、浙江民企等水泥企业居主导地位。

    2005年,万年青水泥产量仅占全省的7%,巨亏1.36亿元。江西建材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刘明寿上任后,审时度势,用20多个月将万年青扭亏为盈,于今年4月份摘掉了ST的帽子,步入快速发展的新轨。8月份,中国建材联手组建的南方水泥有限公司,对东南经济区水泥行业进行整合。万年青抓住机遇,与中国建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通过合并报表的子公司江西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以整合江西水泥产业为主,通过新建、联合重组等方式将江西南方万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发展成为江西水泥行业的核心企业,2010年在江西境内的水泥产能达到3,000万吨,市场份额占到50%以上,进一步凸现产能优势和区域市场控制权优势。

    万年青借助中国建材在江西开始形成全面布局的趋势。目前在赣州瑞金、上饶万年、上饶玉山已经建有五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产能达到434万吨,已经超过了江西此前多年的老大——亚东水泥;同时在赣州瑞金、上饶万年、吉安永丰、宜春上高、萍乡在建与拟建新型干法生产线7条,产能超过1,000万吨。

    另一方面,万年青加入南方水泥之后,将发展眼光扩宽到周围的省市。万年青“十一五”规划中主要将市场定位在江西本省和邻近的福建、湖南、安徽等水泥新兴市场。通过收购江西萍乡、上饶、景德镇和赣州等地符合要求的中型水泥线,形成实现产能扩张的另一个重要方式。其中萍乡由于靠近湖南长朱潭经济区,运输距离不到200公里,将作为公司面向湖南市场的重要基地。

    万年青在江西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区域优势,主要表现在:

    布局上饶、赣州、宜春等江西的石灰石资源区;江西半封闭的市场特征和广泛布局所带来的市场优势;江西万年青与中国建材的品牌优势;以及今年年初,江西万年青水泥被国家重点支持的60家大型区域水泥企业之一,政府产业政策上的支持优势。四大优势条件的组合为万年青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强有力的发展动力。

 

    海螺水泥

    “十五”期间海螺水泥的主要市场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在江西市场上,海螺通过长江运入熟料,在九江、南昌建立了粉磨站,在新余分宜建设一条2000 t/d生产线,占据了南昌、新余、宜春等市场主导地位。

    进入“十一五”后,海螺加强在江西、湖南地区的建设,继续巩固和保持安徽、两广地区的产能规模。在江西布局弋阳,拟建两条4500 t/d生产线,新余分宜建设一条2500 t/d生产线,保证在江西地区的生产规模优势与市场份额。

    亚东水泥

    亚东是江西最大的台资企业,台湾远东集团在1997年就进入九江,瞄准的就是“黄金水道”长江。目前在江西九江建拥有三条产能4200 t/d 新型干法生产线。在坐稳九江瑞金后,利用九江石灰石资源丰富以及江西辽阔水路的优势,采取沿江西渡东进战略,在湖北武汉、四川成都布点,先期在湖北武汉建设粉磨站,将江西的熟料通过成本较低的水路运入,打开市场大门,同时在武汉和黄岗建设生产线,增加后续产能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江苏杨州粉磨站2008年4月将投产,主要考虑利用运往武钢、南钢的铁矿石回船将江西熟料运往江苏扬州,从而充分利用长江水路资源,形成以江西为中心的三点市场间联动。

    浙江民营水泥企业

    浙江民营水泥企业兰丰、红狮、虎山等在2003、2004年进入江西市场,在江西奉新、安义、静安、高安、樟树等地布点。浙江水泥民营企业机制灵活、管理先进,给本省水泥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可以说,江西水泥市场的结构调整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这些外来企业。

    当从目前的江西水泥市场来看,浙江民营企业没有进一步扩大在江西的市场份额:

    红狮仅在江西宜春建设1条生产线,没有形成规模。今年8月31号,高盛向红狮投资6亿元人民币,取得红狮集团25%的股权;

    虎山集团在江西拥有2条2500 t/d新型干法生产线,受浙江省内水泥市场影响,与今年10月份纳入南方水泥,中国建材拥有其90%的股权;

    兰丰在江西布点最广,但较分散,没有形成区域规模。

    上述表明,浙江民营企业竞争力已逐渐减弱,无法维持其在江西的控制能力。而江西水泥工业“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抓好一批重点水泥企业的联合重组,力争到2010年形成1个3,000万吨以上规模的水泥企业(集团)、2个500万吨以上规模的水泥企业(集团)、3个300万吨以上规模的水泥企业(集团),6家水泥企业(集团)的总规模达到5,000万吨以上,产业集中度达到70%以上。也就是说,到2010年,江西水泥企业的数目大幅度减少,能够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越来越少。

    浙江民营水泥企业在未来将很可能成为大企业攻城略地所整合的对象,浙江虎山看准形势,把握机会加盟中国建材可以说是顺应了当前市场整合的形势。

    前一时期浙江民营水泥企业在江西叱咤风云,2007年,万年青和中国建材联手后取而代之,全省布局。市场瞬息万变,给予后人启示:市场是决定竞争格局形成的主要力量,只有应对潮流、适应市场才能变化才能做长水泥。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