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

  • 暂无资料

水泥行业:处于景气循环初生段持续向上

更新日期: 2007年11月02日 作者: 刘斌 来源: 顶点财经 【字体:
售价格甚剧。一般而言,水泥销售的最佳半径应在200公里以内(在少部分水路、铁路交通便利的地区可达500~1000公里)。在考虑运输成本的影响下,各区域间的水泥价格差异很大,例如价格高的西南地区就比价格低的华东地区高出20%左右,主要原因为水泥要运到西南部的运费高昂,使得当地生产者得以订定较高价格,即使其余地区生产者想打入该市场,在计算运费下亦显得不划算而作罢。

  此外,根据国外水泥行业的运行规律,在某大型水泥企业控制一区域40%以上市场后,水泥价格的主导权将会落到该大型企业手中。因此,水泥行业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没有规模就没有市占率,没有市占率就没有定价权。

  同时,由于新型干法水泥的大范围运用,在大多数企业获利能力均较以往成长的情形下,目前各企业的竞争型式已由之前的成本节约型向价格控制型转移。具有区域控制权的水泥企业将更有竞争优势,其未来发展更具潜力。

  但国内水泥厂商目前的行业集中度仍然较低,2006年国内前十大厂商的市场份额仅为18%,企业平均规模仅为20.6万吨。而国外十大厂商的集中度接近35%,企业平均规模为80万吨。国内水泥产业集中度距离国际水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划,2010年产量前10大水泥生产企业集中度将达到30%,产量前50位水泥生产企业集中度提高到50%,企业平均生产规模将达到40万吨左右,前十位企业生产规模均需达到3000万吨以上。

  在大企业集团产业扩张动能和国家产业政策共同作用下,大企业扩张战略从争夺中心城市发展到了“跑马圈地”控制区域市场的状态。06年以来,水泥行业的兼并重组非常活跃,国内各水泥巨头均积极进行,掀起了一股并购控股的风潮,使水泥市场的整合和重组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国内企业如海螺、华新、冀东等巨头,利用购并方式巩固其所在区域市场的战略布局;中国建材、中材科工、金隅集团为主的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则以收购的形式,快速建立各自的势力范围;其它如亚泰、祁连山(13.13,0.22,1.70%)等也积极参与并购重组。外资方面,以国际水泥跨国公司(如拉法基、hlolcim、海德堡等)亦多以购并、参股的方式,来参与国内水泥产业快速成长的收益。06年以来具体并购案例如表5。

  目前海螺经过两年来扩张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水泥制造厂商,其产能规模远远领先于国内其它水泥企业,综合来看海螺以其各方面的绝对领先优势已经成为国内水泥行业的霸主。冀东水泥和华新水泥以其在区域范围内的产能优势以及其良好的成长性居水泥企业次席。祁连山、四川双马、赛马实业(16.95,-0.06,-0.35%)天山股份(15.02,0.09,0.60%)等上市公司产能规模在500~800万吨,有明确的产能扩张计划和良好的并购主题,未来仍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未来水泥企业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剧,体质良好的企业将获得优先的产业政策支持,在产业集中度大幅提升的过程中将充分享受由此带来的溢价。

  投资建议

  海螺水泥(600585.CH)

  公司作为大陆最大的水泥生产企业,目前拥有5000T/D以上熟料生产线20条(还有多条在建),在世界已有的7条万吨级熟料生产线中,公司拥有3条,06年底熟料产能已达5900万吨,水泥产能6500万吨。海螺水泥凭借其“T型战略布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公司在完成了对华东地区的布局后,触角已伸向华南,甚至是西南,从一个区域性企业正式跨入全国性大型水泥企业。

  未来公司拟增发A股以扩张熟料产能和余热发电机组,最快可于今年年底完成,募集资金一半将用于增加在华东、华南区的熟料生产能力,其中华东地区8条45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华南地区7条45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预计08~09年建成后共可新增熟料产能2250万吨以上。增发募集的另一部分资金(1/4左右)将用于继续投资余热发电项目,预计总装机容量大442MW,年发电量31.5亿度,届时将为公司大大节越成本,使毛利率提升2个点左右。

  2006年在国家严格的宏观调控之下,华东华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在20%以上。今年1-8月,华东华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22.6%。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因,该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已不及中西部地区。但该地区经济总规模基数很大,增加一个百分点带来的需求增加量仍然十分可观。作为该区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将继续得益于东部地区的繁荣发展,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盈利能力将不断提高。

  综上今后几年仍是公司产能快速增长的时代,其中2007年将有芜湖海螺等7条5000T/D熟料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熟料产能1155万吨,届时总产能将达到7055万吨,YoY增长19.6%;而08年我们预计公司仍将增加熟料产能1200万吨,总产能将达到8255万吨,YoY增长14.2%。此外,公司大力投建的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将07年中期全部投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