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过剩已成突出矛盾 银行信贷收缩转向中短期
日前公布的2005年经济运行数据有两条主线引人关注,一是“产能过剩”成为经济运行的突出矛盾;二是与之相对应的,银行新增信贷规模收缩,贷款重心向中短期转移。
从政府下决心缓解产能过剩、严防投资大幅扩张的态度来看,银行信贷规模在2006年仍然难有大的突破,资金面的宽裕将继续为资本市场撑起“保护伞”。
“产能过剩”成众矢之的。从2003年至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连续三年维持25%以上的高速增长,快速扩张的产能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发改委负责人日前表示,今年投资增速不会有大幅度下降,政策目标仍是适度控制投资规模,防止投资过快反弹。产能过剩已逐渐成为影响经济平稳运行、质量提高的严重障碍。
产能过剩不仅令众多企业利润增长大幅下滑,还令通缩压力“雪上加霜”。产能过剩导致工业品出厂价格不断走低,核心PPI在2005年7月达到顶峰后就开始大幅下降。统计数据显示,核心PPI与核心CPI滞后6~9个月的传导关系相当显著。从这个意义上说,产能过剩———PPI走低———CPI走低的传导链还将持续至少半年。
目前,从政府到研究机构、学者已对遏制产能过剩形成共识,以求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劣汰达到扶优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钢铁、电力、水泥、煤炭、汽车等行业开始严密关注政策动向。无论相关行业的调控政策是否出台,可以肯定的是,2006年这些行业投资增长规模将受到严格监控,而首当其冲的就是“钱袋子”要收紧。
应该看到,这一轮产能过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2003年开始的贷款高速增长推动起来的。2003年下半年人民币贷款增速一度高达24%。大小银行为做大当时的不良贷款率的分母,大多积极放贷,极大地鼓舞了企业的投资热情,众多投资项目蜂拥而上。尽管政府随即出面打压,信贷高增长仍惯性运行了一年多,直至2004下半年才降至20%以下。此时,持续高投资已累积了相当的过剩产能。
现在,银行早已从当年的“狂热”放贷中冷静下来,盲目扩大贷款规模只能在短期内降低不良贷款率,长期来看,只会继续加重不良贷款的压力。从2005年开始,“惜贷”成为银行业的主旋律,全年贷款增速降至12.8%。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表示,2006年将继续通过审慎监管措施控制信贷,以大力压缩过剩生产能力。
可以看出,为应对产能过剩带来的经济景气下降,熨平经济周期的负面影响,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头戏”仍是严防投资过快增长,而行之有效的途径就是出台信贷上的引导政策,为产能扩张“降温”,考虑到银行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预计2006年银行“紧信贷”的格局仍将延续,资金面可能“安然无虞”。
来源:新华社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热门排行
- 温家宝: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预期目…
- 《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
- 央行三年来首次降息25个基点
- 坚决遏制新增产能,加快水泥产业转…
- 关于开展推动建材下乡试点的通知
- 贺铿:无需出台第二轮刺激政策
- 经济减速压力初现 调控政策灵活性…
- 李克强: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
- 住建部与各省市签保障房建设责任书
- 国务院常务会议:推进产业振兴与抑…
- 宋志平:央企在产业重组和大企业战…
- 国务院: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
- 专家建议中国效法新加坡 让部分过…
- 国务院:立即下达第三批中央投资
- 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增值税政策有新规
- 工信部拟公告《2008年应予淘汰落后…
- 青海湟水水泥厂年产18万吨水泥生产…
- 新疆公布首批水泥企业淘汰名单
- 发展改革委公布07年应淘汰落后水泥…
- 加工贸易类水泥熟料等被列入禁止出…
-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
- 2005年水泥产量将再创历史新高
- 发改委调研组:提高水泥产业集中度…
- 国企改革方案出台倒计时 意见已递…
- 河北保定将承接北京部分行政事业单位
- 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7793.…
- 新形势下的五年规划方案该何去何从?
- 发改委王建:实现GDP增速7.5%有难度
- 中国经济上半年将呈现“前低后稳”…
-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企业如何谋篇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