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宏观

2005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更新日期: 2006年01月26日 【字体:

  2005年,各地区、各部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改革开放,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2003年、2004年中国经济增速分别为10.0%和10.1%;分季度看,2005年四个季度经济分别增长9.9%、10.1%、9.8%和9.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718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8620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73395亿元,增长9.6%。

  1、农业生产继续趋好,粮食再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840亿公斤,比上年增产146亿公斤,增长3.1%。棉花产量570万吨,比上年减产9.8%;油料、糖料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畜牧业克服“禽流感”带来的困难,继续保持增长,肉类产量比上年增长6.3%。

  2、工业生产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工业增加值76190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规模以上完成工业增加值66425亿元,增长16.4%,增速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12月份6712亿元,增长16.5%)。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7%;重工业增长17.0%,轻工业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达到98.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4362亿元,增长22.6%。

  3、固定资产投资在结构调整中保持了较快增长。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8604亿元,比上年增长25.7%,增幅比上年回落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5096亿元,增长27.2%(12月份11837亿元,增长24.2%);农村增长18.0%。行业投资结构有所改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长27.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投资增长26.6%,分别比上年回落0.1和15.1个百分点。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增长24%,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投资分别增长32.7%和30.6%。

  4、国内市场销售增长加快。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0%,实际增速比上年加快1.8个百分点(12月份6850亿元,增长12.5%)。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6%;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增长12.6%,餐饮业零售额增长17.7%。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比上年增长19.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8%,汽车类增长16.6%,石油及其制品类增长34.4%。

  5、对外贸易继续快速增长,利用外资保持较高水平。全年进出口总额142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2%。其中,出口7620亿美元,增长28.4%;进口6601亿美元,增长17.6%。进出口相抵,顺差达1019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99亿美元。全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603亿美元,下降0.5%。年末国家外汇储备8189亿美元,比年初增加2089亿美元。

  6、居民消费价格涨势温和,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高位回落。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涨幅比上年回落2.1个百分点(12月份上涨1.6%)。其中,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6%,农村上涨2.2%。从构成看,食品价格上涨2.9%,涨幅比上年回落7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4%,肉禽及其制品上涨2.5%,蛋上涨4.6%。烟酒及用品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2%,居住价格上涨5.4%,其余商品价格则略有下降。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8%(12月份上涨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上年上涨8.3%(12月份上涨5.0%),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4.9%(12月份上涨3.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6%,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7.6%。

  7、城乡居民收入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9.6%,增幅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3255元,实际增长6.2%,回落0.6个百分点。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1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1万亿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与上年底基本持平。

  以上情况说明,2005年我国经济形势良好,特别是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这为新世纪第一个五年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新的一年乃至“十一五”时期经济的平稳较快

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后劲不足,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且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等。

  展望2006年,世界经济环境和国内发展的有利条件都很多。只要认真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我国经济社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来源:国家统计局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