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水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山东水泥>十一五规划
  • 暂无资料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更新日期: 2007年08月28日 来源: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字体:
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补助费,认真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众的子女就学困难问题。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分别保持在99%、98%以上,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加大对教学设备和配套设施的投入力度,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在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全省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85%。继续调整中小学布局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幼儿教育发展,重视发展特殊教育。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针对制约教育消费的突出瓶颈,转换办学体制与管理机制,优化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扩大规模,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积极支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超前科学规划,拓宽融资渠道,组织实施好省部共建项目,重点建设1—2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和几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省级重点大学。加快推进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等高校新校区的规划建设。适应就业结构变化,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专业结构,加强研究生教育,加快紧缺人才的培养,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达到160万人,在校研究生5万人左右,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成才途径多元化和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和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多渠道、多层次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积极兴办高等职业教育,扩大职教规模,提高教育层次,构建与普通教育互通互补的职业教育体系。力争到2010年,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学生比例达到1∶1。积极发展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和老年教育,形成开放式、多样化的终身教育体系,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

    加大教育改革力度。明确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教育服务的职责和重点,改革过于集中的政府办学体制。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强规范监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教育投入,建立有效的教育资助体系,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鼓励支持发展民办教育,积极发展中外合资办教育,大力提倡捐资助学,鼓励支持校企联合办学,使其成为扩大高等教育投入的重要途径。完善非义务教育办学成本分担机制,严格规范各类学校招生和收费制度。实施全员聘用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和监督,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第十五章 加快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核心,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强体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弘扬齐鲁文化,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促进传统文化内涵与鲜明时代气息相结合,努力建设文化强省。规划建设一批大型文化设施工程,在省会城市集中建设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加快策划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和一批特色文化名城。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县有较高水平图书馆和文化馆、乡乡都有规范的文化站、村村通广播电视的目标。加快推进广播电视网络资源整合开发,提升技术,加强管理,确保广播电视播出安全,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好档案工作,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步伐。加强文物保护,搞好抢救性文物的考古发掘,力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到10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600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5000处。加强烈士陵园的维护和管理,科学规划建设公共墓地。

    努力提高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认真贯彻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以改革、发展、监管为重点,以优化结构为主线,以提高服务水平和供给能力为核心,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的卫生医疗服务需求。一是建立健全公共卫生防治体系。继续搞好重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传染病救治机构和紧急救援中心建设,构建完善三个体系,抓好7822个公共卫生监测点,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以艾滋病防治为重点,加强结核病、肝炎、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和职业病、地方病预防控制,巩固发展计划防疫成果。力争201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较“十五”时期平均下降5%以上。二是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强化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到2010年实现县乡级医疗卫生机构改造建设目标,建立城市对口支援县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机制,大力推进县乡村卫生一体化,加强农村卫生队伍建设。稳步扩大试点范围,建立覆盖全省农村人口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扩大医疗救助试点范围。三是加快推进城市医疗体制改革。维护医疗行业的公益性质,落实政府保障群众基本医疗的职责。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医药分开、盈利与非盈利分开的原则,加快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改组,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医疗市场,逐步建立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入机制,发展医疗集团,形成一批名医、名专科、名医院。推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完善分类管理,构建城市医院与社区两级医疗体系框架,开展城镇合作医疗试点。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药事业,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支持发展红十字事业。切实加强医药监管,规范医疗服务收费,整顿药品生产和流通秩序,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解决看病难、医药贵的问题。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全方位开展科学健身活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着眼于北京奥运会和第十一届全运会,培植新的竞争优势,增强竞技体育的实力。加快股份制体育俱乐部建设步伐,培育和规范体育市场中介组织,提高体育赛事经营运作水平。完善体育设施,重点建设2008年青岛奥帆赛项目设施和第十一届全运会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建设改造一批规模适当的体育场馆,把济南建成能承办高水平的全国性综合运动会和国际单项体育比赛的体育中心城市,青岛和日照帆船比赛场地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同时,搞好居民小区、各种广场的体育配套设施建设,使场地数量和人均面积有较大增长。继续搞好体育彩票发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体育市场开发,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多渠道的投入机制。

    高度重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切实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不断完善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着力抓好薄弱村、城乡结合部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问题。实施健康老龄化战略,提高养老社会化水平,发展老年人服务事业和“银色经济”。逐步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加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建设,提高残疾人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

    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全面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切实保障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妇女占从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保持在40%以上,儿童早期受教育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第十六章 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收入分配相对公平为目标,全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多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逐步建立较为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着力促进充分就业。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把提高就业水平纳入宏观调控目标,并作为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主要内容。一是努力增加就业岗位。通过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支持服务业、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大力开发公益型岗位,完善企业裁员机制,重点解决“4050”下岗失业人员等困难群体和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二是完善多层次的培训体系。实施政府资助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创业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力争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转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训,为就业再就业创造条件。三是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就业和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建设,重点完善全省市县乡镇服务网络。四是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重点做好国企改制、关闭破产等企业职工以及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工作,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力争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20万人,新增农村劳务输出人员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提升统筹层次,增强保障能力,加快健全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扩大到全部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并逐步提高标准;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要扩大范围,逐步覆盖城镇所有从业人员,并做实个人账户,向省级统筹过渡,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失业保险要建立个人缴费记录和预警制度,全面实行市级统筹;医疗保险要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办法,积极探索职工家属和子女医疗保障解决方案,进一步提高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到2010年,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00万人、1500万人、900万人、900万人和600万人。二是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合理确定保障标准;逐步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到2010年,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以上。三是加大城乡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力度。做好优抚安置工作,重点帮扶弱势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提高各级政府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支出。实行政府救助为主、优惠减免和社会救助相结合,大中城市都要建立困难群众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制度。四是拓宽社会保障资金融资渠道。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国有资产转让收益、发行彩票、社会捐赠等措施,建立可靠、稳定、规范的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机制。

    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机制。合理调节收入分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趋势。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立预防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长效机制,保障合理的工资收入。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制定和实施劳动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规则和办法,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力度;完善和规范公务员工资制度,加快福利待遇货币化改革。加快落实个人所得税制度,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调节过高收入;健全法治和加大反腐败力度,取缔非法收入。

第十七章 建设文明平安山东

    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创造新机制,营造新环境,扎实推进“文明山东”和“平安山东”建设。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省的统一,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和人事任免职能,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支持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参政议政、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作用。进一步落实民族和宗教政策,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扶持力度。完善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严格实行县乡政务、村务和厂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改进地方立法,扎实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和行政执法规范化,加强司法监督,维护司法公正。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核心,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忠诚守信、勤劳勇敢、务实苦干、开放创新的新时期山东精神。着重抓好营造环境、文明养成、繁荣文化、塑造品牌、科学普及、诚信友爱、容貌整治、环境保护、奉献爱心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十大行动,努力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加快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信息征集和披露立法进程,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推进“诚信山东”建设。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国防动员建设,不断完善以国民经济、人民武装、人民防空、交通战备为主要内容的国防动员体系,健全地方法规,保障经费需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

    加快推进“平安山东”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理念、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建立政府调控与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与社会团体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推动经济和社会管理法治化、规范化。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抓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基层和基础工作。着力解决好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等矛盾和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坚决杜绝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极推动治安防范的市场化、职业化和社会化,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高度警惕和防范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颠覆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切实加强煤炭等高危行业和交通安全监管,到2010年末亿元GDP死亡率降低到0.5以下、10万人死亡率降低到7以下。建立健全社会预警、突发事件应急、社会动员和稳定保障机制,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提高气象、地震、消防、地质监测的准确应急服务能力,全方位推进社会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切实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

资源环境篇

    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努力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确保人民生存生活安全健康,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十八章 加快建立节约型社会

    坚持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依靠科技进步,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实施资源节约战略,建立节约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构建社会各行业、产业间的生态网络,尽快形成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综合试点,建设一批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培训基地和重点实验室,建立完善技术基础平台,抓好国家级、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在煤炭、建材、电力、轻工、化工、冶金等高资源消耗行业推广循环生产方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复合立体、动植物共生等效益较高、良性循环的先进模式。科学布局城市供水、供热、供气、交通和绿化,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和废旧物资的回收、加工、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水平。

    合理利用和节约水资源。建立水资源综合调度机制,统筹安排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替代水源,搞好海水、陆地咸水综合利用和雨水回用。规划建设一批海水淡化工程,积极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旱作农业,提高农业灌溉渠系利用系数。逐步降低高耗水行业比重,减少结构性耗水。加强城市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强制推行中水系统,实行分质供水和一水多用。到2010年,农业需水量占全省总需水量的比例下降为67%,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城市回用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

    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通过调整、置换,盘活存量土地,合理安排生产和建设用地,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严禁以各种项目名义乱圈地占地。合理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充分利用各种荒地、盐碱地、滩涂等进行开发建设。要按照人口容量规划城镇建设规模,提高建筑容积率,严禁随意扩张,严禁搞形象工程。按照国家和省制定的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标准供地,经营性用地要全面推行招标、拍卖、挂牌制度,非经营性用地要建立公开供地机制。

    努力节约能源和其他资源。建立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的新机制,重点引导和支持煤炭、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等资源型行业,采用节能设备和工艺,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物耗。加快普及建筑节能技术,发展节能型交通运输工具,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加大新能源产业化的研究、开发和建设力度,鼓励支持风力、生物质能、太阳能和地热等再生能源、洁净能源项目建设,实施能源的阶梯型开发。提高地质、矿产、遥感、测绘技术水平,加大矿产资源勘查力度,努力增加资源储备,提高重要矿产的供应能力,鼓励支持省内企业到省外、国外开发资源。适度控制矿权审批总量和开发总量,推行探矿、采矿权有偿使用制度,限制优势矿种的不规范开发和过量开发。整治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推广先进技术工艺,提高回采率,实现矿产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高效利用。

    依法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加强资源安全和资源警示教育,提高全民的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提倡绿色消费、循环式消费,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建立健全促进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产业政策、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制定实施严格的各类企业单位产出消耗标准,健全以严格执法为核心的约束机制,遏制资源浪费。

第十九章 加快生态省建设

    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理念,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净化、绿化、美化人居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生存生活安全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以湖区、库区、湿地、草地,重要水源地和涵养区,以及近海岛屿、山区丘陵、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为重点,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强化对生态脆弱和退化区的综合治理,加强对南四湖、东平湖和黄河三角洲以及莱州湾、胶州湾等区域的恢复和保护,建立一批自然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生态示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对生态系统的侵害。以小流域治理为着力点,五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限期关闭城市规划区、交通干线两侧以及旅游景点景区可视范围内的露天采矿点。加强城镇生态规划建设,以城市老居民区和城乡结合部为重点,搞好规划改造和环境综合整治,启动镇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建设一批环境优美乡镇,改善人居生态环境。

    加快建设绿色山东。注重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体系,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集中突破荒山绿化,力争每年绿化荒山80万亩,全面完成城市周边、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可视范围内的荒山绿化。加强以沿海和农田林网为重点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完善黄河故道和鲁西北地区防风固沙林体系。加强城市绿化和村镇绿化,积极探索生态公路建设。划定封禁保护区,保护和增加林草植被,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力争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8%,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平方米以上。

    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和法治建设,完善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严格责任追究。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加速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企业退出市场,努力做到增产减污。严格排污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逐步提高工业污染物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等收费标准,建立生态补偿、污染损害赔偿和环境税收制度。一是加强水污染综合治理。强化对造纸、酿造、印染、制革、化工、医药、电镀等重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水体污染,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实施“两湖一河”和海河流域治理工程,营造良好水环境,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山东段水质达标。严格入海排污标准,加大海水养殖污染治理力度,改善海洋生态环境。2010年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在60%以上,近岸海域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以上。二是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在电力和化工、建材、冶金等重点行业,推广脱硫除尘技术,重点推进燃煤电厂脱硫改造,所有电厂都必须安装烟气脱硫除尘和在线监测设施。逐步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严格机动车检测制度。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例。力争到2010年,全省17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超过292天,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三是加强固体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控制与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管理网络,建设完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加强核辐射与放射性物质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固体废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药和化肥环境安全管理,大力推广平衡施肥和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大幅度降低土壤污染。四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落实优惠扶持政策,支持鲁北化工、皇明、力诺等优势企业扩大规模,强化示范带动作用。以发展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为重点,加快产品研发、引进和产业化步伐,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壮大产业规模,把山东建成全国重要的环保产业基地。

改革开放篇

    面临入世后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