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狼来了” 之后的思考

——谈外资进入中国水泥市场

更新日期: 2009年03月04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2006年,是中国水泥市场高速成长的一年。而国外成熟水泥市场的需求已逐渐稳定,外资水泥巨头在世界范围内搜寻新兴市场,新的拓展空间。中国水泥市场庞大的需求空间、丰厚的利润水平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很快,外资通过并购以控股、参股等方式逐步进入还不太成熟、稳定的中国水泥市场。

    时隔两年,部分外资企业已经在我国水泥市场站稳脚跟:拉法基入驻西南,意大利水泥进入陕西,葡萄牙水泥进入山东,Holcim控股华新,高盛入股红狮……虽然冀东海德堡与辽宁工源的合作宣告失败,但无法改变外资在我国水泥市场的份额逐步增大。

    此前很多媒体和国内水泥企业认为,不成熟的中国水泥市场经受不住外资的冲击,并对许多中国水泥企业发展感到忧心忡忡。特别是在外资刚进入中国时,各大新闻媒体纷纷把外资比喻为“狼”,把不成熟的中国水泥市场比喻为“羊”,用“狼来了”一词报道外资对中国水泥市场的冲击。

    但是,分析外资进入的水泥区域市场,我们可以发现,外资的进入非但没有影响到我国水泥企业的发展,相反在外资的引领下,区域内企业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缘何我们所谓的“狼”并吞噬掉“羊”,反而在共同成长?我们从拉法基发展历程反思国内水泥产业发展:

    在拉法基进入前,西南市场受经济发展、运输条件等限制,市场分散、落后,拉法基进入了,将西南封闭的运输条件转化成自身的市场优势,推进了市场发展。拉法基在西南的表现,让各大企业很快认识到区域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区域间的差异寻找适合本区域的发展战略,整合区域市场已成为大企业集团首要的发展目标。拉法基在西南的表现让我们看到,拉法基并没有在盲目的“打市场”,而是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维护市场,使市场能够健康有序的发展。

    另外,据数据水泥网的调查了解到,拉法基在北京有两条生产线,每条产能1200吨,生产线规模并不算高,但价格高于市场价格30元,利润相当可观。是什么使拉法基能在北京一直保持住这么高的利润呢?是服务。拉法基正是利用小规模,高服务来赢得市场,以品牌化的服务赢得客户的信任,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高额的利润。所以在发展水泥生产规模的同时更应注重服务。

    “狼”来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站在市场的角度,分析市场,使得企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市场发展和谐协调,在自身发展时注意维护市场,与市场同步,实现共赢。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