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铁道部调整铁路网规划 繁忙干线将“客货分线”

更新日期: 2008年11月28日 作者: 游海滨 孝金波 来源: 人民网 【字体:

  核心提示:今日,铁道部召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新闻发布会。调整规划以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基础,是2007年中长期综合交通网规划的展开与细化。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发达的快速客运专线网,迅速释放既有线的货运能力,形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格局。

 资料图:“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基础骨架

    今日下午,在铁道部召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新闻发布会。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铁道部副总工程师兼经济规划研究院院长郑健、铁道部发展计划司司长杨忠民、新闻发言人王勇平出席发布会并接受记者采访。会上,陆东福副部长介绍了这次对《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调整方案四大主要特点。

    铁道部副部长陆东福介绍说,规划调整方案的公布实施不仅对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网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对当前加快铁路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调整规划以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基础,是2007年中长期综合交通网规划的展开与细化。调整规划明确了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的路网结构与布局方案,提出了要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结构清晰、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铁路网络,运输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规划目标。这次规划调整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建设发达的快速客运专线网,迅速释放既有线的货运能力,形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格局。

    在原“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基础骨架上,进一步延伸并扩大客运专线覆盖面,加强客运专线之间相互连通和衔接;进一步扩大城际客运系统的组团建设,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城际铁路的基础上,加快了长株潭、成渝、中原、武汉、关中、海峡西岸城镇群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地区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步伐,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建设目标由1.2万公里调整为1.6万公里以上,并与既有线提速改造工程相衔接,未来我国将形成连接所有省会及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总里程达到5万公里以上的快速客运网,这将大大缩短城市间时空距离,省会城市间总旅行时间节省50%以上。

    届时,全国中心城市间一小时、二小时交通圈的同城效应将进一步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革,给和谐社会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大区际和西部国土开发性新线建设力度。

    规划调整方案扩大了西部路网规模,对加强区际联系通道,完善东北、西北、西南地区铁路通道,完善中东部路网结构进行了系统强化,规划建设新线由1.6万公里调整为4.1万公里,铁路网覆盖了全国20万人口以上城镇。各区域之间客货运输能力全面提升,特别是为老、少、边、穷地区的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劳动力转移、脱贫致富提供基础了条件,较好地体现了铁路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公益性特征。

    三、贯彻国家能源战略,全力构建煤炭南送东运的多通道运输体系。

    围绕十大煤炭外运基地和新疆地区,对煤运通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强化完善。繁忙干线客货分线后释放的既有线能力主要用于煤炭资源类运输;新增“三西”地区煤炭由铁路直达中南、华东内陆地区和港口后方通道建设,新增新疆地区煤炭外运通道及集疏运系统,煤运通道运输能力可逐步达到23亿吨以上。

    四、注重科技创新,系统优化,更好地发挥干线与枢纽、移动设备与固定设施的协调、配套的铁路网络优势。

    充分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统筹利用新线和既有线路资源,我国铁路的复线率、电气化率将分别提高到50%和60%,使铁路网技术结构更趋合理,形成标准统一、设备联动、技术经济、安全可靠的快速客运、重载货运和双层集装箱通道,中国铁路特有的速度、密度、重载运输高效率协调,将在更高水平上得到兼顾发展。

    【背景】

    2004年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规划》实施以来,大规模铁路建设全面展开,一大批包括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煤炭运输通道、区际铁路干线和西部铁路相继开工,最高时速350公里的京津城际铁路等一些重点工程建成通车,青藏铁路于2006年7月提前一年建成通车;以动车组开行为标志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成功实施;大秦铁路重载运输年运量已突破3亿吨;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更是开辟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到2008年底,铁路营业里程将达7.9万公里,预计完成客运量14.5亿人、货运量33.1亿吨,较2003年年均分别增长8.4%和8.2%。

    为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铁路的战略部署和要求,铁道部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在国家批准的综合交通规划框架下,邀请路内外专家和国家有关部门、各省区市,多次组织论证会,形成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得到了国家的批准。这对早日建成完善发达的铁路网、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运力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不久的将来,在中国辽阔的版图上,许多像京津城际一样的现代化铁路将陆续建成,“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运输环境将变成现实。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