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中国水泥工业规模结构继续保持大中小结合格局

更新日期: 2008年12月16日 来源: 世华财讯 【字体:

    目前中国有9成水泥生产企业是年产量小于60万吨的中小型企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状况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存在,规模结构上的大中小结合以及技术结构上的新型干法与其他节能环保工艺技术的并存,也许正是中国特色水泥工业的特色所在。

    在12月13日至14日在京召开的“首届中国中小水泥企业论坛”上,原国家建材局副局长李俭之指出,水泥是区域性产品,企业生产规模受水泥市场容量和石灰石资源分布的制约。中国水泥企业布局不宜过分集中,平均生产规模也不宜过大。因此,积极引导中小水泥企业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小水泥企业的出路就是技术升级,新型半干法JT窑技术是中小水泥企业的先进生产力。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李明豫在其报告中指出,中小水泥企业是水泥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仍会存在,受到消费需求、运输条件以及投资者资金实力和融资渠道的制约,部分地区只能发展中小规模的水泥企业的情况仍客观存在。因此,大中小结合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国水泥工业规模结构的基本格局。

    李明豫称,在推动水泥工业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要重视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快中小企业技术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鉴于日产2000吨以下的新型干法工艺受规模经济的影响,中小企业不适用的说法,那就应该从政策上允许中小企业采用其他经实践证明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在节能减排、产品质量和各项产出指标都比较先进的其他工艺技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中国水泥工业的技术结构也不一定是单一的新型干法工艺技术,对于不同规模的企业采用不同的适合其规模要求的能源节约型、环境保护型的生产工艺同样是应该支持的。规模结构上的大中小结合以及技术结构上的新型干法与其他节能环保工艺技术的并存,也许正是中国特色水泥工业的特色所在。

    据悉,国家近些年来颁布的《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和《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积极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坚决淘汰已列入淘汰名单的落后立窑企业。这一政策促进了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的飞速发展,预计在2008年年产量占到总产量的60%以上。但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中国还有年产量小于60万吨的中小企业4,566家,占企业总数的90.2%。

    李俭之强调,为了构建水泥的合理布局和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对现有的中小水泥企业进行重新洗牌,对布局合理,与市场、资源匹配的有条件升级改造的中小水泥企业,不仅不应该一刀切的列为强制淘汰对象,而应该重点关注,引导支持他们按照能源消耗限额、环保、产品质量的统一标准,采用适合中小水泥企业的先进生产技术,彻底的进行升级改造,使这些企业也能达到先进生产力水平,跟上水泥工业实现现代化的步伐。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文章
  • 暂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