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宋志平:水泥业不那么悲观

更新日期: 2009年01月05日 来源: 经济观察报 【字体:

    在每一轮经济波动中,水泥业都是最后一个降温,经济复苏时又是第一个升温。随着中央和各地方政府拉动内需措施的落实,新一轮的建设高潮即将到来。

    作为基本建设的“粮食”,水泥业是主要的受益者。按照投资万元消耗1.5吨水泥计算,4万亿财政投入计划将会新增6亿吨水泥需求,这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对2009年建材市场看法是十分积极和正面的,不是那么悲观。中国建材的水泥企业集中在东南部,不大受气温和季节影响,我相信水泥需求的旺季会比全国其他地区来得早,2009年一季度会显现,二季度就会呈现高潮。

    关于水泥价位,即使与目前已下跌很多的钢铁价格比,仍不足其十分之一,这和国际通常的合理价格相比仍存在巨大上升空间。因此,通过国家的水泥结构调整,通过集中度的增加、市场的健康化,水泥价格还会稳定地上升,这是一个大的趋势。

    机会

    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拉动内需的政策,给中国建材这样的大型企业集团提供了三大发展机会。

    第一是结构调整的机会。中国水泥业正面临很大的结构调整,这使得中国建材这样的全部是新型干法水泥的大型企业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

    第二是联合重组的机会。中国的水泥产量虽然高居世界首位,但企业高度分散。水泥业的长足发展必须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提高集中度,控制区域市场,增加话语权,进而提高企业的效益;二是用先进的生产力淘汰落后的生产力。

    第三是管理整合的机会。在困难的时候,有的人徘徊观望,有的人怨天尤人,中国建材认为当前正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加大管理整合的好时机。我们要抓住这个时机苦练内功。市场调整促进我们两方面的集中管理,一是煤炭的集中采购,二是资金的集中管理。我们原计划将2009年作为管理整合年,现在把这项工作提前了。

    期待

    全面和深入落实国家加快淘汰小水泥、小粉磨站政策;提高水泥行业和市场准入门槛,加快水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出台支持大型企业集团联合重组政策实施细则,快速提高水泥行业集中度。

    强化水泥产业布局科学管理,出台新的政策,把水泥新建项目审批权收归有关政府部门,实现全国水泥产能合理布局。

    从政策层面上,大力扶持新型建材、新型节能住宅和节能新材料的发展。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