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行业
  • 暂无资料

甲子沧桑书写巨变 盛世水泥铸就辉煌

——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之际

更新日期: 2009年10月14日 作者: 雷前治 张建新 来源: 《中国水泥》2009年9-10期 【字体:

    2009年是新中国60华诞。60年,弹指一挥间。正是在这60年间,中国水泥工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演绎了一场波澜起伏的巨大变迁,造就出令世界瞩目的“水泥大国”。温故而知新,梳理回顾60年共和国水泥工业发展的历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新时期水泥工业的健康发展大有裨益。为此,应《中国水泥》杂志之邀撰写此文,与水泥行业广大同仁共勉。

    如果从1889年唐山细绵土厂土窑生产水泥算起,中国水泥已有120年的历史了;如果从1906年“启新洋灰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算起,也有103年的历史了。

    清朝末年,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腐败的清王朝,但中华民族依然处在三座大山统治之下。旧中国,始终处于腥风血雨、内忧外患的水深火热之中。中国水泥工业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畸形发展,但规模之小、产量之低,发展之慢,令人乍舌。1949年水泥产量只有66万吨。4 亿5 千万人口的大国,人均水泥不到1.5公斤,中国水泥工业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一、回顾历史  追寻共和国水泥工业发展的足迹

    中国水泥工业的大发展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60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的30年里。我国水泥工业60年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30年”,经历了七个发展阶段。

    ■建国初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19491957)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水泥生产企业只有35家,其中东北区14家,华北区5家,华东区8家,中南区3家,西南区4家,西北区1家。新中国成立后,水泥工业的主要任务是接管国民党官僚资本企业,修复遭受战乱破坏的设备,组织恢复生产。1949~1952年间,陆续修复了东北、华北遭到破坏的哈尔滨、本溪、小屯、抚顺、锦西、鞍山、大连、牡丹江、琉璃河、太原、启新等水泥厂。华东地区恢复生产的有中国、上海、江南、光华等水泥厂,中南地区有广州、华新水泥厂,西南地区有重庆水泥厂,全国总共有18个大中型水泥厂相继恢复生产。另外还有口泉、济南、南平、辰溪、贵阳、嘉华、窑街等几个小型水泥厂也陆续恢复生产。

    建国初期,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取得了很大成功,前三年时间,水泥工业得到了全面恢复,到1952年底,全国水泥产量达到286万吨。

    1953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步入了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重工业部建材局决定拿出占建材投资总额78.1%的费用,从东欧、东德、罗马尼亚、捷克引进成套设备建设新厂,先后陆续建设了大同、永登、昆明、江油、耀县、巢湖、江山、贵州、庐山、柳州等10个厂;同时根据各地建设的需要和地区的平衡,安排扩、改建了哈尔滨、本溪、华新、中国等水泥厂。

    1954年4月22日,毛泽东主席亲临启新水泥厂,视察了生料、烧成车间和8号水泥窑,听取了生产情况汇报,勉励干部群众“好好学习,好好工作”。1955年9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为了及时掌握公私合营后的企业生产情况和工人生活状况,又专程来唐山启新水泥厂视察。

    “一五”期间,水泥工业各项指标均提前和超额完成,新增水泥生产能力235.9万吨,保证了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1957年水泥产量686万吨,比1952年增长140%。

    旧中国水泥生产没有统一标准,有使用日本标准的,也有使用德国标准、英美标准的,十分混乱。由于标准不统一,给管理带来许多麻烦。建国之初,建材主管部门就组织技术人员开始研究制定自己的《水泥标准(草案)》,1952年《水泥标准草案》讨论获得通过开始试行,1956年经过修改补充,把试验方法由软练法改为硬练法,1957年10月国家正式颁布统一施行。

    “一五”期间的重点是重工业建设,中央政府对包括水泥工业在内的重工业高度重视,集中人力、财力和物力,扩建、改建、新建了一批重点水泥企业,为新中国水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跃进”的起落和经济调整阶段(19581965)

    “二五”时期,水泥工业的基本任务是:保证国家基本建设的需要;支持地方发展小型水泥厂。“一五”期间投资建设的10个水泥厂,在这一时期陆续建成投产。水泥工业因此得到迅速发展。水泥产量1958年、1959年分别比上年增长34%和27.5%,1960年水泥生产能力达到1 100 万吨。

    当时全国掀起了工农业建设的新高潮,新成立的建筑材料工业部提出了“每个省市区至少建一个大中型水泥厂”的规划设想,全国计划筹集15个水泥厂,1959~1960建成的就有贵州、江山、巢湖、松江、庐山、湖州等6个水泥厂。

    1958年和1959年,从丹麦和西德进口了五套设备,丹麦设备安装在四川峨嵋;西德设备安装在河北邯郸。从国外大量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在设计部门和机械制造部门的通力合作下,广大水泥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设备的基础上,奋发图强、自力更生,开发、研制了国产水泥制造设备。水泥行业基本确定了以“小屯型窑”(立波尔窑)和“华新型窑”(湿法窑)作为我国发展的主导窑型。1958年,湘乡水泥厂采用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华新窑,永安水泥厂和西卓子山水泥厂是使用小屯窑型建设的最早两个工厂。湘乡、永安、西卓子山几个水泥厂的建成,改变了过去基本依靠国外装备的被动局面,我国水泥工业设计及装备制造开始走上自力更生的道路。

    1961年,水泥行业开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了压缩,停建、缓建了一批项目,其中包括:永安、西卓子山、开远、山东以及邯郸、英德、柳州等水泥厂,湘乡、山铝水泥厂也放慢了建设速度。

    在此阶段,建材部水泥局针对广大地方水泥(统称小水泥)企业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整顿,适时推出由北京水泥工业设计院3.2万吨立窑水泥厂,配备2台直径2×8米普通立窑,作为我国立窑水泥厂的定型设计方案,自此立窑在全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经过调整,到1963年经济开始复苏,停建的水泥厂开始复建,柳州水泥厂最先复建,随后除山东水泥厂外,上述的一些水泥项目都陆续复建、建成投产,山东水泥厂停建后改成试验厂。至此,水泥企业在“大跃进”中遭到破坏的生产能力得到恢复,到1965年,水泥工业的生产和建设开始全面好转,当年水泥产量达到1 634万吨。

    ■“三线”建设与“文革”曲折前进阶段(1966~1978年)

    1965年,中央做出了关于“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为响应国家的备战号召,国家决定在中西部地区兴建了一批水泥厂。当时建材部决定将停业5年之久的山东水泥厂筹建处,包括领导班子及其全套丹麦进口设备,成建制的迁往四川乐山县,改名峨眉水泥厂筹建处,异地建设新厂。1970年10月,峨眉水泥厂两条?准4.4×180米的大型湿法回转窑生产线基本建成,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湿法窑。

    水城、渡口、青海和武山等一批水泥厂作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开工。1970年,赖际发部长亲临水城水泥厂工地视察,极大地鼓舞了职工士气。水城水泥厂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点火。在此阶段,还有安徽胜利、湖北光化、湖南新化、江西万年、湖北荆门(葛洲坝)、安徽白马山、上海金山、浙江长兴等水泥厂相继建成投产。自此,湿法生产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湿法窑成为当时水泥工业大中型企业的主力窑型,开始向辉煌的顶点迈进。经过若干年的发展,随着新型干法技术装备的日臻完善,湿法水泥窑逐步被先进的技术装备所替代。

    经过1960年至1965年的调整,水泥工业生产建设开始全面好转,但“文革”又打乱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大批职工卷入运动,脱离岗位,大批干部靠边站,各级管理机构瘫痪,行业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大幅下滑,严重干扰和破坏了水泥工业的生产和建设。1967年、1968年水泥产量连续两年递减30%以上,1967年大中型水泥企业的产值降低32%,全员劳动生产率也下降30%以上,生产消耗的原燃材料却普遍增加,1969年大中型水泥企业的每吨熟料多消耗10公斤标煤。

    “文革”时期,随着各地大办农田水利建设,我国又掀起了大办地方水泥厂的高潮。从1970年起地方水泥每年以平均21.8%的速度递增。1973年地方水泥产量首次超过了统配水泥,到1978年地方水泥达到4 253.3万吨,占全国水泥总产量的65.2%,地方水泥厂也由1970年的875家增加到3 400多家。在国家统配水泥不足的情况下,地方水泥的发展为国家农田水利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集团后,水泥工业各级生产指挥系统和管理工作步入正轨,生产秩序逐步恢复。

    ■水泥工业恢复调整阶段(1979~1984)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面拨乱反正,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当时,市场供需矛盾非常突出,国家大规模的基本建设急需以水泥为主的建筑材料。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多次开会、过问,并做了一系列批示。当时的建材工业面临着生产工艺落后,技术装备陈旧,管理松懈,科技力量散失,生产能力低下的状况。针对全国水泥工业存在的问题,1978年7月,国务院批转了国家计委《关于加速发展水泥工业的报告》,追加了对水泥工业基本建设投资。同年12月,国家建材总局提出了《关于加速发展建材工业的几项措施》的报告,国务院批转了该报告,要求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关心和大力支持建材工业的发展,主动帮助解决有关问题。

    1979年4月,五届人大第七次常委会决定成立建筑材料工业部。建材工业部内设水泥局。随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成立建筑材料工业局,加强了对建材工业包括水泥工业发展的集中领导。

    1979年,在国家外汇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国务院还是决定购买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株式会社设备,建设冀东水泥厂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这套新一代的预分解窑新型干法设备,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泥生产设备。

    1979年下半年,又与日方签订购买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成套设备合同,建设宁国水泥厂。由于国家外汇储备紧张,为减少用汇,该项目仅进口了生料制备、熟料烧成和水泥制造等3部分设备,矿山和水泥包装采用国产设备。这套设备与冀东水泥厂的不同点是采用一台?准5×15.5m的大直径中卸式原料磨,分解炉为MFC沸腾型。

    于此同时,江苏淮海水泥厂用罗马尼亚设备建设了一条悬浮预热窑新型干法生产线,设计年产水泥100万吨。这三个引进项目,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首批引进的成套项目,为逐步提高我国水泥工业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初期,建材部立即着手,把下放到各地的科技人员聚拢起来,加强了水泥工业的科研设计队伍的建设。陆续组建了天津水泥工业设计院、合肥水泥研究院、南京水泥设计院成都建材设计院等科研、设计单位。

    这一阶段,建材部在太原召开全国大中型水泥企业老厂技术改造座谈会,提出用新型干法预分解新工艺改造现有湿法老厂的技术路线;在江苏常州召开全国小水泥质量改造会议,讨论修改了《小水泥质量管理规程(草案)》,制定了水泥质量升级规划;在湖北黄石召开了全国水泥工业增产节约现场会,推动水泥健康发展;国家正式颁布实施了水泥新标准,将水泥分为五类,即硅酸盐水泥、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和粉煤灰水泥;水泥强度标号检验方法也由原来干硬性胶砂的硬练法改为塑性胶砂的软练法。回转窑的运转率是水泥企业管理与效益的重要标志,1982年全国回转窑运转率为83.94%,比1977年提高了10.31个百分点,达到了当时较好水平。

    1984年,国家建材局在制定《建材工业技术政策要点》中明确提出,水泥工业要发展预分解窑新型干法,一般情况下不再扩建和新建湿法和老的干法生产线。自此,结束了长期以来水泥界的“干湿”之争,指明了中国水泥工业发展的方向。

    这一阶段,水泥行业的管理体制得到了恢复和健全,科研队伍逐步开始合拢,技术力量得到加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的政策得到落实,水泥新标准和产品质量规范开始实施,为下一步水泥工业的蓬勃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水泥工业蓬勃发展阶段(1985~1995)

    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建材局的《建材工业发展纲要》。《纲要》以改革的思维,率先冲破条块分割和部门界限,在全国掀起了各行各业投资办建材的热潮,“大家办建材”的方针得到了国务院的肯定。这一方针对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缓解供需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迅速扭转了水泥等主要建材产品长期供不应求的被动局面。

    水泥行业开始由“单轨制”(统配)改为“双轨制”(统配加市场)。为促进“双轨制”的实施,国家逐年减少企业统配水泥的数量。“双轨制”到1992 年被取消,水泥工业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给水泥工业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1986年,江西水泥厂日产2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建成投产,这条生产线是我国自行设计,主要采用国产设备建成的第一条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它的建成投产并通过国家级验收,是水泥科技攻关的重大成果,是中国水泥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我国日产1000吨、2000吨的窑外分解技术基本自给,其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已达到国际70年代末的水平。从此在大中水泥厂建设中,结束了以湿法华新窑为代表的时代。

    1990年,围绕国家建材局组织实施的“综合节能工程”,水泥企业组织实施了水泥厂技术改造工程和散装水泥推广系统工程。其中大中型水泥厂技术改造工程包括:14家老水泥企业及邯郸、湘乡水泥厂的“抢救”;部分水泥厂“湿改干”的技术改造;单项节能技术改造。小型水泥厂技术改造包括:用15项成熟的节能技术对600台机械化立窑进行综合性改造;对小型回转窑进行示范性改造。

    “七五”期间,国家建材局将日产2000吨熟料窑外分解窑生产线列为国家重大消化吸收的12条“龙”之中。“一条龙”管理方法,就是把攻关、开发、引进、技术改造、基本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人财物统筹管理,集中众多科研设计单位及设备制造厂家分工合作,共同攻关。1994年,吉林双阳水泥厂日产2000吨生产线将“一条龙”的13项开发成果应用上去并取得成功,建成投产后3个月内就达产达标,它标志着中国自主开发的预分解窑技术已经成熟。

    1993年10月8日,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交所上市。这是我国水泥行业第一支上市的股票。此后有20多支水泥企业先后陆续在沪深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上市,水泥企业开始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扩大生产规模,加速企业的发展。

    “八五”期间,水泥工业积极开展“双引进”,引进资金,引进技术装备,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尤其是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的几年里,是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建设水泥厂的最活跃时期,以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合资、独资的方式,建设了铜陵、烟台、三德、泗水、顺昌等一批项目,利用外资总额近20亿美元。在这阶段由中央批准建设的大中型水泥项目中,90%以上是“三资”企业,外资在沿江沿海建成了一批中外合资的大型预分解窑生产企业。当时引进外资主要目的,一是解决发展新型干法水泥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消化吸收,促进新型干法水泥装备的国产化;三是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水泥企业上水平。

    1985~1995年,是水泥工业蓬勃发展期,11年间纯增长水泥产量32996万吨,平均每年纯增加约3000万吨。1995年全国水泥产量达47591万吨,完全满足了市场需求,从此告别了长达45 年之久水泥供不应求的历史。

    这一阶段,国民经济高速发展,水泥供求关系矛盾十分突出,但国家缺乏资金投入,在这种情况背景下,地方水泥异军突起,各行各业、各级政府、民间集资办水泥厂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立窑得到爆发性的发展,中央投资只是围绕确保国家重点工程所需水泥,建设了为数不多的一些大中型水泥厂。1995年立窑水泥产量达到38491万吨,占水泥总产量82%,成为了我国水泥工业数量的主体。立窑水泥是在我国特定的环境中应运而生和发展壮大的,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水泥工业结构调整部署阶段(1996~2000)

    1996年,中国水泥工业进入了结构调整部署阶段。国家建材局确定了“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跨世纪发展战略,提出建材行业要实现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从传统原材料工业向现代化建筑材料与制品工业的两大转变,并制订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和措施。

    1996年,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建材工业首次与建筑业一起被并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建国以来,国内水泥长期供不应求,直到1995年开始逆转。但市场急需的旋窑水泥仍然短缺,水泥总产量中立窑水泥81%,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国家建材局提出要从“产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随后针对立窑制定了“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得到吴邦国副总理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肯定和支持,国务院、国家计委、经贸委围绕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各省市也纷纷采取相应的措施。1996年,上海市政府根据上海缺乏生产水泥的资源的实际情况,决定逐步退出水泥制造业,率先提出要淘汰立窑,并对入沪水泥采用“准用证”的办法控制立窑水泥涌入上海,为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开了先河。

    1996年,江泽民同志考察冀东水泥厂,并亲自为我国自行研发的第一条日产4000吨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投产点火。

    1997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波及到国内,水泥行业由于产能过剩,市场需求不足、水泥出口也大幅减少,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全行业出现亏损,整个行业陷入了困境。1998年水泥行业开始从低谷中爬坡,增长速度逐年提高。

    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关于清理整顿小玻璃厂、小水泥厂意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关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力度。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关闭、淘汰直径小于2.5米的小窑3108条,压缩落后生产能力6336万吨,淘汰小水泥工作显著。破字当头,里在其中。同年,国家决定将发展新型干法窑列入国债贴息项目予以重点支持。2001年就有30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新增生产能力1540万吨。

    过去由于投资高,建设周期长,达产达标慢,造成了许多项目投产之时就是企业亏损之日。从1996年起,国家建材局组织新型干法“低投资”、“国产化”工作,试图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设计、国产设备、业主负责等措施和工作,实现不降低项目技术水准前提下的低投资,更好体现技术和经济的圆满结合。

    2000年海螺集团在荻港建设的两条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总投资仅3.7亿元,这标志着水泥技术装备“国产化”“低投资”基本实现,大力推广预分解窑的在经济上的条件已经成熟。1995年新型干法水泥2853万吨,仅占总产量的6%。2000年上升到7 188万吨,占总产量的12%。

    这一阶段,水泥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亚洲金融危机又雪上加霜,水泥工业此时国家建材局科学分析形势,适时提出了“上大改小”和“限制、淘汰、改造、提高”的方针,为水泥工业的结构大调整作出了部署;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投资大大降低,由原来的吨投资1000~1200元降低到400左右元,从而为新世纪水泥工业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型干法攻高速发展阶段(2001~2009)

    2001年,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撤销了国家建材局等9个工业口委管国家局,重组了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建材行业的管理体制实现了新的转变。重组后的建材协会、水泥协会,成为企业、行业、政府之间沟通的桥梁与纽带,并在加强行业自律、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协助政府实施行业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1年,中国水泥协会在安徽芜湖市召开新型干法水泥技术改造高级管理人员研讨会,近40家企业的百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提出新型干法水泥技术的先进性和在结构调整中的不可替代性;希望水泥企业要抓住机遇,认真组织好新型干法水泥“国债”贴息项目与“双高一优”计划项目的实施,学习海螺发展经验,练好内功,优化设计,为产业结构调整做贡献。这次会议具有非常重要意义,可以说是一次思想动员会,从此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驶上了快车道,水泥工业结构调整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潮。

    这一阶段是水泥工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家有关部门高度关注,颁发的文件和出台的政策也是最多的时期。这些政策和文件起到了宏观指导作用,加快了水泥工业淘汰落后,发展了新型干法,推动了行业结构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了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在国家宏观调控与新型干法水泥高速发展这一关键阶段,中国水泥协会作为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发挥了积极作用,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把行业和企业的呼声传递给政府,得到了政府的理解和支持,为国家制定宏观政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提供了依据。为国务院103号文对水泥投资热提法的关键词是“关于防止”而不是“关于制止”付出了努力,这也为后几年新型干法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随后中国水泥协会又与中国建材联合会、国家发改委有关司局联合调研,呼吁国家出台政策,培育和支持一批大企业集团,通过重组兼并,加快调整水泥行业组织结构调整,提高生产集中度。此建议随后得到有关部委的肯定,60家国家重点水泥企业名单公布,并明确了相关支持的政策和措施。这项政策的出台,对水泥行业组织结构的调整将产生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4年5月,铜陵海螺万吨生产线一次点火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条万吨线,随后海螺水泥相继又建成投产了3条万吨级水泥生产线。这不仅是海螺人的骄傲,也是全中国水泥人的骄傲,它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伴随着水泥工业快速发展,我国的水泥技术装备产业发展也突飞猛进。水泥装备技术在经历了引进关键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等阶段后,进入了自主创新、并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时代。在满足国内建设服务的同时,中国水泥研究设计、装备制造和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在国际市场上与最强的公司同台竞争,已具备了相当的竞争能力,中国的成套水泥技术装备也伴随国际水泥工程项目总承包开始大量出口,水泥装备率先实现国产化并出口成套装备。此间,中国的水泥技术装备工程公司以国际水泥工程项目总承包进军国际高端市场,以先进的技术水平、成本优势、可靠的质量、优质的服务和工期控制能力形成了很强的全球竞争优势,目前已经超过40%市场份额。目前,全球15条万吨级水泥生产线中,有11条是由中国人建设的。

    2008年1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亲临海螺集团视察,肯定了海螺所走过的道路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称赞海螺的发展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要求海螺要努力创建国际知名品牌。2009年2月11日,正在沙特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又视察了中材国际承建的利雅得水泥公司,鼓励企业要继续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用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占领市场,大力开拓国际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胡锦涛总书记两次视察水泥企业,既体现了对水泥行业关怀,也对全行业科学发展寄托了无限希望,这是对水泥行业取得发展成就的肯定,同时也对行业的科学发展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2001年以来,水泥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新型干法高速发展,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国水泥年产量从2000年的5.97亿吨提高到2008年的13.88亿吨;新型干法水泥占总产能的比重从2000年的不足12%提高到2008年的61%,新型干法成为行业的主流;到2008年底,全国新型干法生产线达到922条,熟料产能达到7.57亿吨,预计2009年新型干法的比例将到达70%,提前完成“十一五”预定的目标。

    “十一五”期间,国家政策力度加大,落后工艺快速淘汰,淘汰的水泥落后产能超过2亿吨,每年淘汰都在5000万吨以上;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我国5000吨、10000吨大型新型干法水泥成套装备出口和水泥项目工程总承包已具备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大大增强了水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型企业集团迅速成长,产业集中度逐步提高。2000年前,中国没有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能达到1000万吨,而如今企业集团通过兼并重组、建设新线、扩大规模,已有10多家企业集团超过了千万吨规模,其中安徽海螺集团、中国建材集团水泥产能均上亿吨。前12家水泥企业产量占总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4.4%上升到2008年的24%,形成了一批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水泥企业集团,中国水泥已经进入大企业集团主导的时代。

    进入新世纪,中国水泥工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了发展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