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
  • 暂无资料

拉法基与万科携手 构建美好城市

更新日期: 2013年09月23日 来源: 数字水泥网 【字体:

(2013年9月22日,中国重庆)— 拉法基中国今日宣布与重庆万科就创新建材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供应和开发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拉法基集团运营执行副总裁克里斯汀先生(Christian Herrault)、拉法基中国区总裁高希文先生(Sylvain Garnaud)和万科集团建筑研究中心总经理王蕴女士等嘉宾出席并见证了该签字仪式。

根据该协议,拉法基中国将向重庆万科直接提供拉法基在重庆开发的各种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包括:
    -基础材料产品,包括袋装水泥和预拌普通混凝土;
    -隔热系统产品,如轻骨料混凝土,隔热混凝土“特美地”,以及窗框填缝砂浆;
    -路面系统产品,如有助于降低路面积水风险的透水混凝土“易透美”;
    -特种混凝土产品,如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Agilia®,以及创新装饰性混凝土“雅特美”。

双方还计划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以扩大在重庆的生产能力,并将轻质隔墙板推向市场。同时,双方还将共同为重庆市场开发全新的、创新建筑解决方案,以建造更节能的可持续建筑。

此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备忘录,正值以“城镇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为主题的第八届重庆市市长国际经济顾问团会议召开之际。作为世界建筑材料领域的领导者以及中国的长期合作伙伴,拉法基高度重视创新,并于2013年初发布了其全新企业品牌 —“构建美好城市”,旨在通过创新解决方案,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的城市提供更多住房解决方案,为这些城市更密集的发展、为建设更持久、更美丽和更四通八达的城市做贡献!

应对城镇化带来的挑战

城镇化是21世纪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0%以上,预计到2020年和2030年,这一比例将分别达到60%和70%。中国各级政府已将城镇化发展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水平。

预计重庆的城镇化率在2015年将达到60%,届时城市居民人口将达到1800万。这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需要建设更多的住房以及更好的交通基础设施,让城市更加四通八达、更持久、更美丽和更密集。

拉法基中国区总裁高希文(Sylvain Garnaud)表示:“构建美好城市是我们的使命,通过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我们积极参与城镇的发展,帮助建设人们都买得起的优质住房,同时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今天与万科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也是拉法基致力于在中国长期发展的一个力证。”

背景信息:

构建美好城市
拉法基将与合作伙伴一道,通过其独特的产品、服务和建筑系统在以下关键领域,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城市环境做出重大贡献:
更多住房,为大众提供住房,特别是经济适用房;
更密集的城市,在建设高层建筑、减少城市扩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更持久的城市,关注建筑物的强度和持久性,并全面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特别是提高建筑物的能效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更四通八达的城市,为建设道路、机场、车站、桥梁和隧道等各种基础设施提供解决方案;
更美丽的城市,通过将创新、性能和建筑专业知识相融合,开发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解决方案。


关注创新
拉法基高度重视创新。集团拥有建材领域独一无二的研发中心,每年专门用于研发的费用超过1.2亿欧元。位于法国的该研发中心共有250名员工,来自10多个国家,其中有70名员工具有博士学位。过去两年间,拉法基集团相继成立了三个可持续建筑研发实验室,并计划在2015年前新建10个,旨在推动当地的创新,开发出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创新解决方案。

拉法基的首个可持续建筑实验室于2011年在中国重庆设立。经过几年的发展,该实验室目前已开发了一系列产品,例如,可以降低路面积水的风险、并拥有高质量装饰面的新型路面系统;采用高强度混凝土的建筑系统;使用轻骨料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砌块砖的高能效隔热系统;以及创新装饰性混凝土“雅特美”等。

此外,拉法基还与中国的当地企业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便为当地市场提供各种解决方案,为应对城镇化带来的众多挑战做出贡献:
    •与中材集团签署协议,共同进行技术开发,为在新市场开展合作创造条件;
    •与重庆大学签署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以及参与“绿色重庆”的建设,为其在中国的创新做出了重要贡献。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