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资讯中心>企业
  • 暂无资料

金隅琉璃河水泥改革发展纪实

更新日期: 2012年08月17日 作者: 于博 来源: 琉璃河水泥 【字体:
摘要:北京金隅集团自1992年8月18日成立以来,坚持发扬“重实际、重创新、重效益、争一流”的集团精神,努力打造“使命金隅、价值金隅、责任金隅”,经济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由过去传统单一建材产品生产型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四大板块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

    1992年8月18日,北京金隅集团成立了。北京金隅集团成立以来,坚持发扬“重实际、重创新、重效益、争一流”的集团精神,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努力打造“使命金隅、价值金隅、责任金隅”,经济规模和核心竞争力居全国同行业前列。由过去传统单一建材产品生产型企业发展成为拥有四大板块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琉璃河水泥有限公司(简称琉水)是北京金隅旗下的大型水泥企业。20年来,琉水和北京金隅一起走过的历程,让人感言良多。

  回首那一段段辉煌的历程,琉水在改革和发展的时代里放射着赤诚的光热;回首那一次次审慎的抉择,琉水在机遇和创新中倾注了明净人寰的清辉;回首那一幕幕精彩的画面,琉水在开拓和进取的洗礼中流淌着催人奋进的故事,澎湃着琉水人的高尚情怀。

  由鲲化鹏 一翅冲天

  1939年10月,琉水在炮火中诞生,在苦难中艰难前行;1948年12月8日,琉水获得新生,但那时设备落后,年产水泥不足三万吨;解放初期,琉水得到朱德、刘少奇、董必武、林伯渠、彭真等领导的关怀,与祖国共成长,焕发着勃勃生机。

  曾经的琉水被看做是“晴天里是扬灰场,雨天里是水泥厂”,曾经的琉水上空舞动着“七条龙”,曾经的琉水是粉尘治理重点单位。如今,厂区树叶绿得发亮,花儿娇艳欲滴,蓝白相间的厂房就像洗练的天空和洁白的云朵,高高的烟筒寂寞地矗立在那里,再也不能尽情地“吞云吐雾”了。

  如今的琉水,远远看见的两座高高耸立的预热器塔,就像一对兄弟并肩携手交流着工作的自豪。预热器塔顶站立着四个鲜红的大字——金隅水泥,似在凝望远方、高瞻远瞩,又似在俯视微笑、憧憬未来。目前琉水拥有两条现代化水泥生产线、两台创新型低温余热发电机组、一条填补国内空白的垃圾焚烧飞灰生产线。琉水凭借着雄厚的技术和管理实力,先后托管、总承包了亚、非、欧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六十多条水泥生产线。

  你惊奇吗?惊讶吗?我想这已经颠覆了你对水泥企业原有的印象。

  当你看到琉水的巨大变化,你会感到琉水成长的艰辛历程吗?

  大鹏振翅欲飞,必先丰其羽翼。

  虽然设备陈旧老化、工艺落后、能耗高、料耗大、工作环境差、污染严重、劳动生产率低等情况严重,但琉水仍被列为建材工业“七五”期间重点进行技术改造的企业之一,被列为国家采取特殊政策救活的十四个老水泥企业之一。

  国家批准的技改项目是建一条20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替代原日本时期四台干法窑。

  1991年3月15日工程正式开工。1992年是一期技术改造关键的一年,时逢北京金隅(北京建材集团)正式成立。本次技改琉水使用了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第一台最大立磨。立磨是磨辊围绕辊轴,用磨盘转动来带动磨辊自转,由一台液压设备来控制磨辊升降和对石灰石的碾压力。若是磨盘上的料层太薄,磨辊一旦砸到磨盘,立磨就会自保而跳停。由于物料受到风速的影响,磨盘无法形成料层,调试初期都以立磨快速跳停宣告失败,几秒钟的运转根本无法找到症结。琉水人知道机器是宝贵的,要保护好设备,更要想办法让立磨运转起来。经多番研究、调试,决定向石灰石传送带上加水增加物料粘度,从而在磨盘上形成稳定的料层,最终立磨比预计提前磨出了合格生料。

  早在1987年,琉水就到国外参与水泥生产线调试,学到的先进技术正好用到新生产线的实际操作中。琉水第一任中控室主任、曾到伊拉克和巴基斯坦参与调试、现任公司经理赵向东回忆说:“当时在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中控操作的话题。”这就是琉水人战胜一切技术难题的可贵精神。

  一期技改生产线1993年9月12日点火试车,市领导亲自点燃火炬,火炬在工人手中传递,这是琉水的希望之火、胜利之火、兴旺之火。这也是琉水一个划时代的时刻。

  这次技改不仅仅是设备好了,产能提高了,而是琉水人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高超的技术技能水平,这是琉水生命的拐点。

  一期技改使琉水获得新生,二期技改使琉水华丽转身。

  二期技改项目是建一条2500吨/日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该工程1996年被国家列为“双加”项目,是国务院的“关门项目”,此后国内建水泥生产线不再由国务院审批。

    谈起二期技改主要特点,时任工程总负责人的赵向东经理自豪而简洁地说出四个字:“多、快、好、省”。“多是指应用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多;快是指工程速度快;好是指工程质量好;省是指工程投资省。”

  我问他:“说得这样轻巧,难道二期技改就没遇到什么困难吗?”

  赵向东经理轻轻一笑,反问道:“困难?有吧,也不算有。你说长征胜利后,横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对红军战士来说还算困难吗?”

  是啊,是啊,被战胜的困难就不算困难了。这是何等的豪迈和乐观啊!可我还是想知道他们究竟战胜了哪些困难,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二期技改最大难题是地质条件不理想。新生产线只能建在河滩的流动层上,地耐力极差,这也是设计中最大的难题。就在工程最后阶段,立磨基础不但超出设计的最终沉降值,还出现偏差大于5毫米的不均匀沉降,而且沉降还在继续,还在进一步不均匀沉降,这打乱了工程进度安排。针对这种情况,指挥部多次组织研讨,大胆创举采取加大基础负荷,采取加速沉降同时纠偏不均匀沉降的补救措施,使基础很快稳定下来;如果不能在3天内完成,整个工程就不能如期完工。怎么办?加速沉降法就是在立磨基础上加载1000吨重物,使其加速沉降;而不均匀沉降就是在地基上施加不同重量促使其均匀沉降。此时直径4.2米的立磨底板已经铺设在4.8米见方的基础上,施加重物又不能给底板造成损害。怎么办?在如此狭小的空间上如何施加?不均匀沉降,该怎样施加?施加什么重物?设计院提出施加铁锭,指挥部与钢铁厂家联系后认为生产铁锭会延误工期,就提出用水泥代替铁锭的方案。水泥是自己生产的,既不需要长距离运输,也不会造成浪费。然而又一个问题接踵而来,水泥施压压在何处?经过审慎研究判断,将水泥加在立磨基础四个角上。1吨水泥200袋,1000吨水泥200000袋,怎样使其稳固垒在面积有限的立磨基础上呢?焊钢架。一切准备就绪,施压工作开始,在立磨基础四个角各放一个经纬仪,指挥部人员24小时轮流守在经纬仪跟前,查看沉降情况;再根据沉降状况调整水泥袋数量,而且还不能沉降过度,否则又该实施新一轮的施压沉降。这是一个极其精细、复杂、艰苦的过程,终于立磨基础不再沉降,且处于一个水平面上。在工程进行中,指挥部人员吃住在现场,确保工程2001年12月8日全线完工。12月8日,多么值得纪念的日子啊!1948年12月8日是琉水的解放日,是琉水的生日;2001年12月8日是琉水开始腾飞日子,琉水从此走向辉煌!

  通过两次技术改造,改善了厂区环境,淘汰了老旧设备,完善了收尘设备,琉水不再是“无风三尺土,下雨满地泥”。如今,每立方米粉尘排放量在8毫克以下,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扶摇直上 凝心聚力

  跟随北京金隅发展的脚步,琉水要率先实现“三个翻番带动一个翻番”的宏伟目标和打造三个基地的愿景,绘制了“价值琉水、品质琉水、百年琉水”的蓝图。

  就如何实现这个蓝图采访赵向东经理时,他满有信心地说:“要按照‘三业并举,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走琉水特色的理性、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要发挥北京金隅‘八个特别’人文精神,贯彻‘管理永恒、责任至上’的管理理念,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才为企业核心’的人才理念,实现‘企业发展、职工富裕、社区和谐’的发展目标。”只有通过一代代琉水人共同奋斗,才能将这一蓝图绘制得五彩斑斓、栩栩如生。这样深邃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理念,令人叹服。

  观览琉水社区——“金水家园”,这是个低密度花园式社区;主干道上种植着法国梧桐树,“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这就是琉水人美好心愿的象征;在小区中心广场,每到傍晚老人、孩子以及工作一天的职工来广场休闲,有踢毽子的、放风筝的、散步的、玩耍的,一派享乐安宁的景象。社区的安定和美、富庶幸福,正是因为琉水的稳步发展,强劲迈进。

  琉水始终坚持“塑卓越品质,铸百年伟业”质量方针,真诚服务用户,履行社会职责。琉水水泥先后获得“著名商标”、“消费者信得过产品”、“北京名牌产品”等荣誉,这些优质的水泥曾流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还远销到俄罗斯、非洲一些国家。 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亚运工程、奥运工程、T3航站楼、地铁工程、京沪高铁等都是琉水产品的见证。北京东方广场设计方点名要求全部使用琉水生产的水泥。

  在做足做实水泥主业的同时,积极拓展水泥行业发展新路。

  琉水一期技改辅助工程——余热发电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攻关项目。为了充分利用日产2000吨熟料窑排出废气的余热,结合全国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初步成果,进行余热发电技术改造节能工程。在窑尾安装汽轮发电机发电,不但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还可代替12台冬季取暖锅炉为生产区、生活区以及附近住宅供暖,大大减少煤耗,是国家推广的节能项目。该余热发电工程1995年12月5日并网发电成功。

    琉水自主研发的创新型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获得国家对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给予的唯一政府部门奖——“中国专利优秀奖”,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该技术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最优化地收集水泥窑窑头、窑尾废气余热,在保证水泥窑产质量不降低、熟料热耗不增加的基础上,实现了对低温烟气的高效回收和高效率的能量转换,吨熟料发电50千瓦时以上,创行业之最,该技术在水泥企业得到推广普及。

  琉水逐步实现水泥生产向城市功能型转型,做“政府的好帮手、城市的净化器”。2009年9月22日通过北京市科委鉴定的飞灰水洗处置中试线项目,是北京市科委重点攻关研发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制备水泥项目”的核心环节。飞灰水洗处置技术填补了国内在飞灰处置领域的空白,获北京市建材协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它的成功运行,标志着我国在处置垃圾焚烧飞灰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地位。琉水充分利用水泥窑内温度1200摄氏度的高温融化飞灰中的重金属,将飞灰中的二噁英等有害物质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让二噁英无处藏身。2012年6月27日投入运行的飞灰工业化生产线将成为国内飞灰处置的示范样板。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大批优秀人才来创造。

  琉水有“郭玉全职工创新工作室”、“高贵华党员创新工作室”和“张国亮团员创新工作室”三个职工创新工作室,他们是琉水创新体系的一个缩影,三个工作室各有分工,互相支撑,相辅相成,相互依托。“郭玉全职工创新工作室”以窑为核心,研发水泥窑生产工艺的优化改造和技术创新;“高贵华党员创新工作室”是以水泥磨为中心,进行水泥磨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创新;“张国亮团员创新工作室”则是在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上进行创新。

  “郭玉全职工创新工作室”2012年4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作为带头人,郭玉全发挥工作室多工种、多专业的人才协作优势,对窑系统进行多项技术改造,还组织技术骨干撰写培训教材。他们培训出来的技术工人,远赴国内外几十家企业进行员工培训和水泥生产技术服务。2010年11月至今,他带领70余名工作室成员远赴沙特阿拉伯,圆满完成了新建的一条万吨水泥熟料生产线提供生产技术服务。

  “高贵华党员创新工作室”如今已发展成35名具备工艺、机电、安全、机械等多专业、有较强工作经验的共产党员组成,形成了“骨干党员+积极分子”组成的攻坚队伍。他们在国内同行业率先实现用脱硫石膏100%替代天然石膏、在国内率先实现水泥企业粉磨过程全自动化运行的骄人业绩。

  “张国亮团员创新工作室”由一群年轻人组成,他们意气风发、创意诸多,聚在一起不是加法而是乘法,他们与“郭玉全创新工作室”共同完成了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项目。

  2011年,琉水建成中国第一家水泥博物馆。它意在向公众说明:水泥是如何煅烧出来的、水泥工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和琉水辉煌的发展历史。当您步入琉水大门时,你会惊愕于眼前有近百年历史的如四立方电铲、移动变电站、30尺车床、水泥磨等一件件沧桑的大型机械设备;沿路向前,你还会看到琉水自制的车床和电机、巨大的中空窑和烘干机齿轮、颚式破碎机、上游型蒸汽机车车头、公铁两用车、螺旋卸车机等多种创业时期的老设备。这就是琉水博物馆的第一部分——水泥文化园。你可知道,这就是中国水泥行业发展历程的路标,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水泥工业遗产,是谱写中国水泥发展历程的史诗啊。

    无论是北京金隅系统内的员工,还是那些慕名前来的人们,当目光飘过岁月的痕迹、当心灵会晤过历史的风光,你会惊讶于琉水人的创造力,你会惊叹于琉水人的奇迹,你会惊诧于琉水人捧金夺银的荣誉。走出博物馆,你会感觉到琉水的蒸蒸日上,你会感受到琉水人那种不畏时艰、与时俱进的拼搏精神。看着那往来有序的生产线,日夜不停旋转的窑炉,高耸的预热器塔架。你一定会为今天的琉水而骄傲!你一定会为今天的琉水人而产生崇高的敬意!你会惊讶于琉水人敢打硬仗的精神,你会惊叹于琉水近百年来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这博物馆已成为琉水新入职员工的第一课,是退休老职工的忆旧怀想的老地方,更是摧发琉水人奋勇前进的号角。

  背负青天 志存高远

  “输血”:琉水早在建国初期就向全国各地水泥厂输送技术管理人才3000多人,他们没有拒绝、没有怨言,他们携妻带子、举家迁徙、奔赴使命。向甘肃永登水泥厂输送115人,向重工业部水泥局输送256人……他们的后辈子孙有的仍坚守在先辈战斗过的地方,继续奉献着青春和才智。

  今天的琉水人仍然在这样做,他们将创新型低温余热发电技术、中控操作技术、生产调试经验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传授给许多水泥企业,如重庆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泰山水泥有限公司、新疆水泥厂……将来还要将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焚烧飞灰技术、污泥处置技术等推广到全国各条水泥生产线上。这就是琉水人的理想!他们的理想不仅仅飞翔在祖国的蓝天里,他们的志向是翱翔整个苍穹,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沙特阿拉伯、西班牙、尼日利亚……都有他们飞翔的痕迹。

  沙特YCC项目是琉水人再次总承包的又一条万吨水泥生产线。该生产线汇集中、德、美、法等国家知名品牌公司的最先进水泥生产工艺和设备,是琉水总承包的交钥匙工程。

  YCC项目负责人郭玉全曾这样描述中国人的地位:“沙特等级制度森严,项目老板去视察,工人们都毕恭毕敬站在一旁,老板从不与他们握手。而他总是笑着、热情地同我们一一握手,只因为我们掌握最先进的技术。” 回想起1987年曾到过伊拉克援建时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最先进的全自动化窑外分解水泥生产线,好多设备都没见过,更不用说操作了,那时外国人居然说我们是从劳务市场上招来充数的;当时就暗下决心:要努力学习先进知识,做一名优秀的中国水泥工人。”如今他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琉水也实现了企业发展远景。

  “造血”:派出技术工人去协助安装调试和总承包,那只是在“输血”,让他们的工人真正学会技术才是“造血”。贵州六盘水鑫晟煤化工水泥有限公司、内蒙古铸成水泥公司、白俄罗斯谢诺建材厂等国内外20余家新建、在建水泥厂及大专院校2000余人来到琉水进行现场与理论实习培训。

  琉水人带去的不仅是技术和管理经验,还有最能吃苦、最能攻关、最能实干的精神财富;他们把勤劳、智慧、忠厚的性格留在那里;把民主、科学、实事求是的思想传递到那里。心底无私天地宽,琉水朋友遍天下。

  琉水这20年的腾飞,是北京金隅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是有代表意义的真实典范!在20年的时间里,琉水人一心一意谋发展,齐心协力创未来,表现出来的又是一种怎样的忠爱情怀啊!然而他们谦逊、淳朴、平和、恬淡,有成绩不炫耀,有辉煌不自傲,有功劳不标榜,他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实实在在。

更多
数字水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数字水泥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数字水泥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尽快来电或来函联系。